
為進一步促進醫院醫學重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工作的管理,5月8日,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召開合肥市第七周期臨床重點??平ㄔO目標任務工作匯報評議會,會議邀請了省內知名專家為醫院學科發展“問診把脈”,提供科學指導。院領導、相關職能科室及重點學科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日前,合肥市衛健委、合肥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合肥市第七周期臨床重點(培育)??平ㄔO實施方案,公布了合肥市第七周期重點(培育)??平ㄔO項目名單。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高壓氧科、病理科、骨科等3個學科入選重點??平ㄔO項目,心內科、耳鼻咽喉科、護理學、內分泌科、重癥醫學科、普通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全科醫學科、超聲醫學科、普胸外科等10個學科入選重點培育??平ㄔO項目。
學科建設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內涵,是醫院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十四五以來,我院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家衛生健康委“十四五”國家臨床??颇芰ㄔO規劃》、《安徽省“十四五”臨床重點??平ㄔO推進計劃》和《合肥市醫學重點學科建設管理辦法》,以學科建設為導向,牢牢把握醫院高質量發展機遇,對臨床??平ㄔO作出整體性、系統性安排,優化學科布局,提升學科內涵,在技術創新、科研立項、成果產出、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醫院將以醫療質量及安全為核心內容,對標國家和省級臨床重點??平ㄔO標準,進一步加強臨床??颇芰ㄔO,充分發揮臨床??颇芰ㄔO對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以重點??祈椖拷ㄔO積極帶動醫院各系列??茖2“l展,緊緊圍繞臨床實際不斷創新、勇于突破,推動??平ㄔO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努力建設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優勢學科群,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重點學科
1、高壓氧科
高壓氧科為合肥市第七周期臨床重點???,是合肥地區唯一一家擁有獨立病房的高壓氧科室,目前開放床位數100張,逐步成長為高壓氧醫學基礎研究、臨床治療、信息交流的區域中心?,F擁有安徽省首個平移門式三艙七門30座位高壓氧艙群,其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均居我省高壓氧醫學領域領先水平。
學科現有醫生14人、康復治療師3人、護士39人。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9人,中級以上占比85.7%,博士7人(含在讀博士6人),碩士1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名。
近年來,發表各類論文共17篇,其中SCI收錄期刊13篇,中華系列及中文核心4篇。文章、課題、獲獎較有質的提升,在省內同級同類??浦刑幱陬I先水平。
高壓氧科針對患者需要并按臨床診療需求性、合理性成立兩個亞???,分別為昏迷促醒亞??坪蜕窠浿匕Y康復亞???。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有高壓氧艙內呼吸機用于急危重癥患者的綜合治療、高壓氧用于意識障礙患者的綜合治療、高壓氧聯合放化療治療惡性腫瘤、氣管切開患者的精準氣道管理、床旁重癥康復等。
2、病理科
病理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臨床重點???,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及皖南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合肥市病理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單位,合肥市醫學會醫學細胞學分會主委單位。
學科擁有“江淮名醫”、“合肥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市政府津貼人員、“合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安徽省三八紅旗手”等高層次技術人才?,F有醫技人員17人,其中臨床病理醫師9人,中高級職稱5人,中高級職稱占比78%,碩士研究生15人(含在讀博士1人),碩士以上學歷人員占比88%。
學科先后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省市級科研課題11項。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3項、合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合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4項、安徽省科技成果2項。
學科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包含彈力纖維染色在胃癌分期中的應用、三抗體雙染法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細胞學蠟塊在診斷中的應用、p16/Ki-67雙染檢測輔助宮頸癌前病變診斷等。
3、骨科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安徽醫科大學、皖南醫學院、蚌埠醫學院碩士培養點及國家住院醫規范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外科加速康復建設??疲ò不帐∈着?,國家創傷骨科加速康復建設示范病房(全國首批),國家衛健委加速康復外科建設??疲ㄊ屑壩ㄒ唬?,安徽省骨科??谱o士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基地,合肥市創傷學會主委單位,合肥市醫學會候任骨科學分會主委單位,合肥市運動醫學會主委單位,合肥市顯微骨科主委單位。
學科現有??漆t師51人,其中主任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24人,博士(含在讀)8人,碩士3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人,合肥市名醫工作室領銜人3人,合肥市拔尖人才1人。
近年來,獲批省、市及高校級科研項目十余項,其中安徽省衛健委重點項目1項,安徽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項,安徽省科技廳重點項目1項,GCP項目22項,發表論文39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0篇,發明專利5項,1項專利成功入選2022年長三角醫學創新轉化峰會。
學科設有創傷骨科、關節外科、脊柱外科、運動醫學科、手外科、足踝外科、小兒骨科、骨腫瘤8個亞???,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有:四肢復雜骨折微創治療,髖膝關節置換與翻修術,微創單髁置換術,脊柱脊髓損傷微創手術,頸椎病前后路手術,腰椎微創融合術,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交叉韌帶重建及肩袖修補術,斷指再植、拇指再造術,游離皮瓣、復合組織瓣修復肢體嚴重損傷,微創拇外翻技術,復雜足部畸形矯形術,骨膜牽張或橫向骨搬運治療糖尿病足,兒童骨折閉合復位彈性釘內固定術,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技術。
重點培育???/strong>
01、心內科
心血管內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安徽醫科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皖南醫學院、蚌埠醫學院碩士培養點及國家住院醫規范培訓基地,安徽省首家國家心肺復蘇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中國胸痛中心單位,國家房顫中心單位,國家心衰中心單位,國家心臟康復中心單位,合肥市醫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分會主委單位,合肥市醫學會心臟重癥分會主委單位,合肥市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委單位。
學科現有??漆t師36人,其中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8人,博士(含在讀)10人,碩士32人,碩士生導師5人。
近年來,獲批省、市及高校級科研項目共10項,其中安徽省科技廳重點項目2項,GCP項目4項,院級科研課題13項,發表論文24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4篇,發明專利5項,獲2020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學科設有起搏電生理與結構性心臟病、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危重癥、心衰與心臟康復個亞???。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有復雜冠脈介入治療、復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生物可降解支架植入術、左束支區域起搏術、起搏器感染電極拔除術、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及埋藏式心臟除顫儀安置術、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左心耳封堵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卵圓孔封堵術等。
02、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耳鼻咽喉科專業基地,安徽省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基地,安徽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中華醫學會合肥市耳鼻咽喉科分會主委單位、合肥市名醫工作室單位、合肥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單位。
近年來,主持省級3項、市級課題6項,協助承擔省級1項,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合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批專利2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
學科設鼻科、咽喉頭頸科、耳科三個亞???。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有淚前隱窩入路鼻竇、翼腭窩及顳下窩腫物切除、高選擇翼管神經切斷術治療變應性鼻炎、嗓音疾病的一體化診治、內鏡下咽旁間隙腫物切除術、分泌性中耳炎的綜合治療、經口低溫等離子早期喉癌手術、電子耳蝸植入等。
03、護理學
護理學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安徽中醫藥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中國心血管病護理和技術培訓基地,安徽省ICU、手術室、糖尿病、骨科、腫瘤??谱o士和PICC置管維護護士、護理管理干部等8個培訓實踐基地,合肥市護理質控中心副主任單位。
學科現有71個護理單元,護理人員1275人,高級職稱25人,護理碩士研究生12人、本科護士1035人、中級以上職稱466人,??谱o士101人。
近年來,學科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二等獎1項。立項合肥市衛健委應用課題6項,合肥市科技局軟課題1項,大學院校校級科研10項,安徽省護理學會科研1項,參與南京鼓樓醫院橫向課題1項,立項院內科研96項。申報獲批專利547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532項。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22項,專利臨床轉化應用有5項。
學科建立了神經內科疾病護理、內分泌疾病護理、腫瘤護理、重癥護理、急診急救護理、普外科疾病護理、骨科護理、泌尿外科疾病護理、手術室護理、急診急救護理、高壓氧護理、介入護理等12個護理重點亞???。常規開展的特色護理有腦卒中患者延續性康復護理、腫瘤患者人文關懷護理、中醫適宜護理技術、綜合康復護理技術、PICC 置管和維護護理技術、傷口造口失禁護理技術。
04、內分泌科
內分泌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合肥市內分泌質控中心掛靠主委單位,合肥市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委單位,合肥市名醫工作室,安徽省內分泌質控中心專家成員單位,安徽省醫學內分泌學分會及安徽省醫師協會骨質疏松分會常委單位,合肥市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委單位,安徽醫科大學、皖南醫學院及蚌埠醫學院碩士培養點。
學科配備糖尿病專病門診、甲狀腺專病門診、糖尿病慢病篩查室??剖夷壳肮灿袑?漆t師58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12人,中高級職稱占比87%,博士8人(其中在讀博士4人),碩士19人,本科5人,碩士以上學歷占比85%,碩士生導師3人。
近年來,獲批省、市及高校級科研項目共11項,其中橫向課題5項;發表論文31篇,其中 SCI 期刊論文10篇(影響因子大于3分以上3篇);獲發明專利4項;獲2020年安徽醫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
學科建立了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性骨病及肥胖癥等四個亞???。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有甲狀腺良性結節激光消融治療臨床應用、骨骼肌質量測定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癥篩查中的應用、新一代專業型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的臨床應用、信息化平臺在院內血糖管理中的應用、精氨酸刺激試驗評價胰島β細胞功能、糖尿病足多學科診療、胰島素泵聯合實時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在糖尿病強化血糖控制中的應用、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診療技術。
05、重癥醫學科
重癥醫學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合肥市創傷救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合作“名醫名科名院”工程區域醫療重癥及創傷醫學中心,安徽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及皖南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國家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培養點、國家臨床藥物試驗重癥醫學專業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癥醫學基地、合肥市重癥醫學科名醫工作室。
學科現有三個病區,60張床位,醫護人員83人,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7名、副主任藥師1名、副主任護師2人、碩士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含在讀)5人,碩士以上學歷占比95%。
近年來,學科獲立項課題11項,參與國際多中心國家臨床藥物實驗5項,省級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2項,獲安徽省醫學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合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22年獲合肥市第八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發表SCI論文12篇,中華系列論文13篇,主編專著3部。
學科設有重癥外科及創傷、重癥神經、重癥感染、重癥心臟、重癥康復五個亞???。常規開展特色的技術有:體外膜肺氧合技術、規范化全程呼吸力學監測技術、多階梯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動態重癥超聲監測技術、雜合式血液凈化技術、認知損害、情感障礙早期識別及干預技術、嚴重創傷“四集中”平臺全程MDT救治技術、超早期重癥康復技術在重癥患者中的應用。
06、普通外科
普外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學科現有四個病區,開放床位179張,現有??漆t師40人,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生27名,博士2名,碩士29名,碩士生導師9人。
近年來,獲批省、市及高校級科研項目共17項,其中合肥市應用科技課題1項,院級科研課題13項,發表論文24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0篇,發明專利8項。
學科設有胃腸外科,肝膽胰外科,甲乳、肛腸外科四個亞??撇^。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有腹腔鏡胃腸癌根治術、進展期結、直腸癌的MDT個體化治療、各種復雜肝內外膽管結石的微創治療、其中ERCP(內鏡下逆行性胰膽管造影)、PTCS(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技術、肝膽胰良惡性疾病的腹腔鏡及開放手術治療、肝癌微波射頻消融;腹壁疝修補術;腹腔鏡下腹股溝疝修補術(LIHR);甲狀腺良性結節的微波消融治療、不同手術路徑(經胸乳入路、經腋窩入路、經鎖骨下入路、經口腔前庭入路、經頦下入路)的腔鏡下甲狀腺手術、乳腺良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肛腸疾病的微創治療等。近年來,陸續開展了代表外科發展水平的達芬奇機器人支持下的胃結直腸癌根治術、肝膽胰良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
07、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安徽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安徽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慢阻肺通科臨床藥師培養單位,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PCCM科)介入呼吸病學、呼吸康復進修基地,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心-中日醫院呼吸??漆t聯體及慢阻肺協作組成員單位。
學科開放床位182張,擁有四個病區及RICU病房。學科分設感染、呼吸慢病與康復、呼吸危重癥、胸部腫瘤與介入呼吸病學四個獨立病區的亞???,開設肺癌與肺結節、呼吸睡眠、慢阻肺、戒煙、支氣管哮喘等專病門診。設有呼吸內鏡與介入診療中心、肺功能室、睡眠監護室、呼吸治療室、呼吸康復病房等。
學科現有正高級職稱5人,副高級職稱7人,教授、副教授7人,研究生導師5人,博士及在讀博士7人。近年來,發表 SCI 論文14篇,最高影響因子7.4分,中華及北大核心論文4篇,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
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俯臥位通氣技術、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技術在呼吸危重癥救治中的應用;復雜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基因測序聯合傳統病原學技術;呼吸慢病康復技術;經支氣管鏡取異物、氣管支氣管腫瘤的電凝消融、冷凍等治療技術;氣管支氣管狹窄的球囊擴張、氣道支架置入技術;超聲支氣管鏡檢查+快速評價技術(EBUS+ROSE)、內科胸腔鏡檢查及治療技術;影像學引導下經皮肺組織穿刺活檢術、經皮肺部腫瘤熱消融術;肺栓塞規范化診療等。
08、全科醫學科
全科醫學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科專業基地,合肥市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和合肥市全科醫學質控中心雙主委單位,合肥市名醫工作室單位,安徽醫科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碩士培養點。
全科共有醫師9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3人,碩士生導師1人,兼職副教授2人,博士2人,碩士6人。
近年來,先后主持各類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20余篇,其中SCI論文8篇,核心期刊論文10余篇。
學科設有“老年慢病管理”“全科教育教學”兩個??铺厣较?,常規開展的特色項目有社區老年人衰弱評估模型的構建及其應用、血壓變異性在高血壓患者認知功能評估中的應用技術、脈搏波傳導速度在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評估中的價值、疾病感知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情景教學模式在全科臨床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敘事醫學在全科醫學教學中應用模式研究等。
09、超聲醫學科
超聲醫學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合肥市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安徽醫科大學、蚌埠醫學院及皖南醫學院碩士生培養點,是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學科擁有??迫藛T39人,其中博士在讀1名,碩士研究生7名,主任醫師、(副)教授2人,副主任醫師5人,中級及以上比例達近72%。
近年來,先后主持各類科研課題16項,其中合肥市衛健委應用醫學項目2項。近年來,發表科研論文33篇,其中SCI論文6篇,北大核心2篇,統計源期刊7篇。
學科下設心血管超聲專業組、腹部超聲專業組、婦產超聲專業組、淺表小器官、介入超聲專業組等四個亞???。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PWV 測量頸動脈彈性對早期頸動脈硬化的評估、超敏感微血流顯像(AP)技術對頸動脈斑塊內新生血管的評價、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腫瘤(HIFU)、超聲定量檢測肝臟脂肪含量、實時剪切波超聲彈性成像(SWE)、頸腦血管一體化超聲檢查、超聲引導下經皮肝穿膽道引流術(US-PTCD)。
10、普胸外科
胸心外科是合肥市第七周期醫學重點培育???,中國胸部創傷協助組(CCIRS)核心單位,中國臨床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GCP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合肥市醫學會胸心外科學會候任主任委員單位,合肥市醫學(心胸外科)質控中心掛靠單位,安徽省胸外科快速康復病房區域示范中心(ERAS),安醫及蚌醫的碩士培養點。隨著達芬奇機器人(XI)手術系統的臨床應用,學科向著現代化的學科目標不斷邁進,2020年進入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學科排行榜百強,省內前三。
學科現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5名,博士(含在讀)3人,碩士6人,目前承擔各類科研課題5項,申請國家專利2項,發表論文14篇,其中中華系列2篇。
學科設有肺外科、食管及縱隔外科、胸壁外科三個亞???。近年來,學科對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及名院名科,與上海胸科醫院共建合肥肺部疾病診療中心,率先開展“人工智能(AI)輔助診斷下早期肺癌篩查”和“肺結節的一體化診療”。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有:單孔及多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肺支氣管血管三維重建技術(3D-CTBA)、免疫聯合化療新輔助全腔鏡食管癌根治術、3D打印模型指導下MatixRIB固定系統治療嚴重胸外傷、微波消融聯合胸腔鏡手術雜交技術治療多發性磨玻璃結節等。